智能制造学院
智能制造学院是响应“加快建设制造强国”“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”等国家重大战略急需而成立的新工科学院。学院积极贯彻落实学校办学新理念,锚定“三高四新”美好蓝图,有效服务湖南省的工程机械、轨道交通装备等4个国家级产业集群,助力湖南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,助力长沙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。
学院现设有智能制造工程、工业智能、机器人工程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4个本科专业,在工业智能专业中设置“润之”卓越工程师班(鸿蒙方向),拥有电子信息(控制工程)专业学位硕士点,形成了跨控制、电气、机械、计算机、电子信息、通信等学科的智能制造交叉学科专业群。学院建有一支学缘、学历、年龄、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,现有专任教师38人,以985高校毕业的博士为主体,其中包括湖南省高层次人才、湖南省二级教授、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、湖北省楚天学子、湖南省青年科技人才(荷尖)等高层次人才。学院特聘行业龙头企业名家名匠参与专业实践课程、毕业设计、学科竞赛等教学指导。校企联合编写包括人工智能领域“国家101计划”教材《工业机器视觉》在内的实践型教材5部。
学院牵头建有“工业装备智能感知与运维技术”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、“高端工业装备健康状况智能监测与分析关键技术”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、“基础教育信息化技术”湖南省重点实验室、工信部数智化技术与应用人才培训站、长沙市精密数控机床预测性维护技术创新中心等多个教学科研平台,与兄弟学院合作建有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”湖南省“十四五”应用特色学科。学院建有先进智能化设计制造实验室、工业互联网综合实验室、工业质检实验室、产教融合型机器人实验室、机器人系统集成实验室、电力与拖动实验室、电气控制系统与PLC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16间,总体投入1.7亿元的4.2万平米教学科研大楼、工程实训大楼已经投入使用。
智能制造学院面向湖南“4×4”现代化产业体系,突出“交叉性、系统性、实践性和前沿性”特色,构建了“专业链-岗位链-产业链”的“校园+产业园”发展模式,实现学科和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,紧密对接三一重工、中联重科、山河智能、中车株洲所、蓝思科技、中冶长天、华为公司、用友新道、拓维信息、湘江鲲鹏、华中数控、北京华航唯实、长沙行深智能、长沙金维等行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,在科学研究、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。学院强化有组织的科研,建立了“教师进团队、团队建平台、平台要项目、项目出成果”的运行体系,形成了“人才+平台+项目+成果”的聚集效应。
近年来,学院教师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工信部“揭榜挂帅”项目、广西重大科研项目、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在内的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,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,申请发明专利40余项,制定标准3项,获得包括中国自动化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各类教学科研奖5项。
智能制造学院全面贯彻培养“实基础、重应用、强能力、高素质“复合型人才的育人理念,坚持以学科竞赛为载体,探索“以赛促教、以赛促学、以赛促创、以赛促研”的育人路径,深化开展“两性一度”教育教学改革,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。我院学生先后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、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、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、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、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、全国大学生物联网应用创新设计竞赛等知名赛事10余项,获得国家级奖励20余项,省部级奖励100余项。
学院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智能制造人才,有效提高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需求的匹配度。我们的办学模式获得社会广泛认可,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声誉。中央电视台、中国教育报、湖南卫视等媒体对我院人才培养进行了广泛正面报道。
新时代,新师范,新使命。学院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我校重要讲话精神,以学校“建设特色鲜明的师范大学”与“四个一师”发展战略为契机,努力培养堪当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大任的“大国工匠”。
2025年4月更新